景观雕塑是环境景观设计手法之一。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环境景观都是采用景观雕塑设计手法。有许多环境景观主体就是景观雕塑,并且又景观雕塑来定名这个环境。所以景观雕塑在环境景观设计中起着特殊而积极的作用。世界上许多优秀景观雕塑成为城市标志和象征的载体。根据景观雕塑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分为纪念性景观雕塑、主题性景观雕塑、装饰性景观雕塑和陈列景观雕塑四种类型。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城市设计的需要,景观雕塑作为雕塑艺术和城市设计的交叉学科,从理论建设到设计应用的许多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和探讨。其中,基本概念的辨析就是对景观雕塑所涉及的理论与应用的基本概念获得准确而深入的理解。因此,如果想要深入和准确地思考并以最大合理程度的精确性和明确性来表达景观雕塑艺术,就不可避免地对其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严格的辨析和再认识。
1、景观的基本概念
景观(Landscape)一词源于希伯莱文本《旧约全书》中,描述圣城耶鲁撒冷所罗门寺庙、城堡、宫殿的总体美景,其原意是指风景、景色或景致的意思。在16世纪中期,尼德兰所属荷兰地区出现了写实风景画派;荷兰语Landschap词义从土地、乡间和地域等原始意义演变成专指陆地自然风景画。约于16与17世纪之交,这句荷兰语作为绘画术语引入英语,演变成现代英语的Landscape一词,也被引申为富于艺术性的风景概念。而到文艺复兴之后,景观逐渐被引申为包含着“土地”的地理空间概念,尤其19世纪中叶,近代地理学创始人德国的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将德语Landschaft作为一个科学的术语引用到地理学中来,并定义为“某个地球区域内的总体特征”,形成此词“自然地域综合体”的涵义。在18~19世纪,这个概念获得了一个更为广泛的含义,即景观是总体环境的空间可见整体或地面及景象的综合体。现代意义的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产生于美国,以奥姆斯特德1900年成立哈佛大学景观造园(Landscape Architecture)学院为标志。景观设计开始与风景绘画(Landscape Painting)分道扬镳。20世纪60年代后,建筑师、风景设计师和城市规划师逐渐认识到,大尺度的雕塑构成会给城市开放空间提供很合适的装饰,雕塑家逐渐得到了在城市广场和公园等场地提供展示景观雕塑作品的机会,景观雕塑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地设计实践中开始产生影响。Landscape从风景素材演变成人工构筑的雕塑形式。1975年,出现了相对于植物等软质素材的硬质景观概念,其材料如混凝土、石料、砖、金属等,Landscape不再只是田野风光的审美含义,而变成了人目所及的视觉环境。中文文献中“景观”一词来源于20世纪初日本人对landscape的翻译。中文“景”本意是光,《说文》:“景,光也。”,《说文》:“观,谛视也。”谛是审视的意思。台湾最早把景观与雕塑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家杨英风认为“景是外景,观是內观”,“景”是人类具有审美价值的广大环境客观存在的物景,可以是景物、风景或景致。“观”是包括感知与思想的意识,是指人们在观察和感受客观事物时所产生的主观看法。实景与心悟合一才是景观的最高境界。他的观点是把具有地表可见的综合景物和人类感知与思想的意识两方面“物我合一”。这个论点源于传统文化思想的“天人合一”理论。
2、景观雕塑概念的辨析
景观雕塑(Lifescape Sculpture)究竟是景观,还是雕塑?一直以来,景观雕塑的概念始终比较模糊,如果是“景观”中的“雕塑”,那就等于说雕塑隶属于景观管辖,如果是“景观”与“雕塑”,那又好像是在谈论不同范畴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那么最具有说服力的就是“雕塑化的景观”,显然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切入角度,但如果分析“雕塑化的景观”这个概念,发现主要支撑还是在“景观”上,在具体实施中“雕塑化”不过是景观设计的一个角度或者“流派”,却呈现出运用的尴尬。在这里,就应该运用一下辩证法,既可以把景观雕塑理解为“雕塑化的景观”,也可以看成“景观化的雕塑”,只有这样,才能为在雕塑和设计找到一个合乎逻辑的契合理由,既然能从概念入手是使景观与雕塑两个概念完美结合成一个概念,自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景观雕塑的走进城市设计的合理成分。从词的语法关系看,景观雕塑也可以理解为以景观为前提而界定的雕塑艺术概念,这样就更注重雕塑艺术作品与景观环境在形式、内容等关系上的处理,讲究的是雕塑主体与环境背景的有机融合,而不是分割独立,不讲究环境整体审美效应的景观雕塑是不成立的。不但景观雕塑作品的材质要与环境构筑物材质相协调,造型上还要有呼应的关系,比例上要有节奏的关系,主题更不可与人文背景产生冲突和矛盾的负面效果。
3、景观雕塑概念的再认识
景观雕塑是在充分的融入到城市开放空间及周围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中得以体现的,它涉及建筑、园林、道路、广场等环境因素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建筑物、景观构筑物、公共设施装置和环境艺术等。从概念入手在雕塑上增加景观的设计性,在景观上增加雕塑的艺术性。所以,景观雕塑基本概念就是将封闭的雕塑敞开,把景观环境纳入其中,如此一来,在传统雕塑中,总是由环境对雕塑提出要求的被动状态就迎刃而解,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城市设计给景观雕塑施展魅力提供了广阔舞台。但是,景观雕塑与环境艺术范畴的景观也有不同之处,景观雕塑应当强调的是雕塑,而不是设计,这并不等于否认我上面所说的那些艺术与设计真正走到一起的话,而是强调走到一起之后与其他设计的不同,比如其他设计的设计师本人的个性表现可以完全或部分忽略,而对于景观雕塑来说,雕塑家的个性表现是绝对不能缺失的。现代城市设计所追求的三个目标是艺术、功能和科学。景观雕塑要想不断发展,艺术和科学就成了不断突破的方向,现代景观雕塑对于提升城市设计的艺术性起了很大作用,而且许多现代艺术所蕴涵的思想对景观雕塑也很有启发,也使得景观雕塑的思想和手段更加丰富。当然现代艺术理论并不是给景观雕塑提供一种答案,而是促进对景观雕塑思想的再认识和再思考。历史上,一方面,景观雕塑一直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中的附属装饰物而存在,即使到了现代社会,这一传统依然部分地存在。另一方面,在雕塑的内涵和外延都有相当大的扩展的当代,雕塑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模糊了,特别是在景观设计的领域里。景观雕塑实际上是立足在基本的设计艺术系统之内,构成方式却是建构在城市开放空间的环境艺术之中,如果单方面提取景观雕塑作为研究对象的话,所形成的观念会成为具有一定狭义成为一件艺术品的导向性,这样景观雕塑的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窄。所以景观雕塑是以协调主体造型与所处的开放空间的关系为目的,它研究的范围不是景观雕塑本身,而是以整体的城市开放空间关系作为创作母体,对景观雕塑自己的研究方面从深度拓展为广度。景观雕塑只有立足城市开放空间,才会不断开拓得到更深入的发展,使城市的发展注入文化精神的灵性与魅力,不断的获得精神提升与人文思想飞跃,从而提高城市整体文化品位和城市整体形象,使城市成为和谐、生态和宜居的人类美好栖息之所。
4、结论
城市是人类生存与繁衍的家园,是人类薪火相传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结晶。景观雕塑的出现与发展是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向前发展的必将结果。城市汇聚了尖端的科技与工业和前沿的信息文明,汇聚了素质更高的劳动力群体,还有更先进便捷的基础设施与生活及服务设施。在这个科技突飞猛进的后工业化信息时代,在城市这棵大树上,生长着各种艺术的硕果,景观雕塑便是其中之一,它饱含着人类的智慧与文明的养分,以其独特的艺术方式来营造城市景观,展现时代风貌,反映文化底蕴,揭示民众情感,倡导人类精神,是适应城市设计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最佳艺术形式,并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展现着人类城市化进程的辉煌成就。在未来的城市发展蓝图上,会因为景观雕塑的描绘,展现出更美丽的城市新画卷,这是城市设计的目标,也是景观雕塑设计的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