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雕塑制作厂家先登雕塑
 
新闻动态
News
企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企业新闻
东郭先生说故事之:龙门石窟北朝佛教造像
作者:先登雕塑制作厂  更新时间:2015-7-5 9:08:49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市的伊水河畔,据《水经注》卷十五伊水条记载:“伊人又北入伊阙,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是北门阙,所以也叫龙门。傅毅《反都赋》有“因龙门以畅化,开伊阙以边聪”的句子。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起,这里就开始开凿石窟,到唐代还有大规模的开凿,形成了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以上的佛国净土,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艺术宝库之一。这里有造型各异的佛像、菩萨、罗汉、金刚、力士,有佛教各宗派的祖师、外国的僧侣,它们形象上多摆脱了犍陀罗艺术的影响,更为民族化了。

龙门石窟的庞大洞窟里,大佛是睿智从容的,菩萨是优雅可亲的,罗汉在深思,金刚、力士巍然屹立,供养人在虔诚祈祷。在他们的头顶上,莲花生出层层瑞瓣,飞天绕着莲花飞翔,她们的裙裾和飘带在风中猎猎回旋。硕大无朋的佛在说教,飞天在舞蹈、奏乐,听不见的乐声和说法声、祈祷声一起透出冰冷的石头,在观众的耳畔默默传递着。

龙门的宾阳三洞即南洞、北洞、中洞,是英武的魏窟。南洞的本尊衣褶流丽,很是有名。宾阳中洞开凿达二十多年,用工八十多万,是宣武帝为父亲孝文帝与文昭太后祈福而开凿的,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它的布局整饬,雕刻精工,佛像含着宽厚的微笑,佛和菩萨都是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的形式。和去冈石窟尚受一定的外来艺术影响不同,宾阳三洞的佛像已经完全中国化了,他们体格魁梧,瞪大双目,握拳,盘肉紧绷。洞内顶上有飞天围绕莲花,弹琴鼓瑟。洞底地面上雕有莲花水草、龟甲纹形成的地毯。宾阳中洞下中有坐佛,高达8.42米,衣裙宽博,表现出了织物的质感,脸如圆月,表情既庄严又和悦,身后有华丽背光,火焰飞动;左右有二菩萨、二罗汉(佛的弟子迦叶、阿难),菩萨都微微而笑,弟子一老成,一聪敏;菩萨和佛的手掌的雕刻都显出柔软的肌肉之感。左右两壁有一立佛二菩萨,二立佛和中央坐佛开成三世佛。梁思成先生指出,佛的衣缘自手边下垂,作一种波状,善用曲线,变化颇巧,背光、肋侍菩萨也或和悦,或庄严,各尽其妙。窟前壁雕刻文殊和维摩诘说法,维摩诘的形象显然是当时文士的写真。洞窟中还有十神王、太子舍身饲虎等佛本身故事,以及著名的《帝后礼佛图》。由于整个洞窟是一气呵成之作,所以显得分外和谐、整齐、庄严。

《帝后礼佛图》是表现北魏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各带王公官员、宫女朝拜佛祖的两幅大型浮雕。它们既是浮雕,也是精美的线描作品。作品采取横幅构图,宛如卷轴之图画。画中的仪杖、服装发饰都是汉化的,证明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成果。这幅《皇帝礼佛图》,表现皇帝头戴皇冠,身穿冕服,在王公大臣的簇拥下缓缓而行,四周有持伞盖、羽葆、长剑的近侍,一名近侍捧着香炉,皇帝伸出一手,似在香炉中插香。随行的侍卫和官员们都肃穆恭敬。《皇后礼佛图》这一幅,皇后也正迎着皇帝的队列缓行过来,手中掂香,穿大袖长裙,外加前三幅后四幅的裳,高履,系伸带,戴莲花冠。侍女簇拥着她,有的持莲花、捧莲花花蕾,都是大袖裙衣,梳高髻,也有穿腰彩(腰裙)的。那些持莲花和香炉的宫女,衣裳飘逸、脸容秀丽、密而不乱,娇媚含笑、顾盼多情。既有飘飘若仙、安详静谧的宗教气氛,也弥漫着人间气息。画面人物的脸相都雕刻得具有肉质感,而一件件大袖长裙线条飘逸,好似无声起伏的韵律,尤为令人称赞。

线条本是中国的艺术的灵魂,这从远古的书法和绘画中可以见到。从楚国的两幅帛画、曹仲达的曹衣出水、到唐代吴道子的吴带当风,到宋代《八十七神仙卷》等名作中,都可以见到以线条为主的美。线条在《帝后礼佛图》经及麦积山、敦煌等地雕塑,易县辽代三彩罗汉群、明代何超宗的观音雕塑中也能看到。在古希腊雕塑、犍陀罗艺术中有时也能看见线条,但我国雕塑艺术的线条则是民族化了的,交错纵横,和欧洲的名用相比绝不逊色。

但令人遗憾的是,《帝后礼佛图》这无价的珍宝已经被盗往国外。1930年,美国人普艾伦来到龙门,被这精减的石雕所吸引,拍了照片还不满足,后来跑到北京,打到当时经营古玩铺的奸商岳彬,让他想办法盗凿这两幅珍宝,并开出一万多大洋的臣价。岳彬便和他定下合同,勾结当地的文物贩子,买通当地保甲长和土匪,雇来石匠,潜入宾阳中洞,将这两幅浮雕一块块凿碎,然后塞进木箱,装上邮轮,偷运出国。1935年,这两幅浮雕成为美国纳尔逊美术馆、大都会博物馆的藏品。

岳彬和普艾伦干下的这宗罪恶勾当一直无人知晓。直到1952年,岳彬被人揭发,在他家中还搜出了当年与普艾伦订下的出卖国宝的合约,至此此事才为世人所知。岳彬被判处死刑,后来病死狱中。

不但是这两幅浮雕被盗,在龙门石窟的其他许多地方也都留下斑斑盗痕,前来盗掘的也绝不仅仅是岳彬一人。今天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也正在调查被盗的文物,并试图追加这批国宝。

龙门的古阳洞,是孝文帝迁都后于太和十八年(494)开始雕凿的(金维诺先生认为开凿太和七年之前)佛像风格多是削瘦的,中间的主像是圆雕的一佛二菩萨。菩萨戴花蔓冠、璎珞和项圈,持净瓶,裙裳层叠,帔带披覆,上身略微前倾,显得既有体积感婀娜秀丽。中央的佛已经有些风化,清代曾把它包上一层泥坯,改塑成道教神像,后来泥坯又风化脱落,但仍能看出其大形。梁思成先生说,洞中的飘带项链、背光火焰皆蕴含刚强的蕴力。

洞左右两壁各设三层大龛,雕出屋宇式、帷幄式的楣饰,以及本生故事、维摩诘说法、伎乐天以及细致的蔓草等。龛内有大小不等的造像,释迦佛、弥勒佛、多宝佛,以秀骨清像为代表,多微笑、怡然的长圆脸庞,大衣博带式的袈裟,衣褶层叠,背光上也有精美的装饰浮雕。有的飞天仅有寸许大小,去眉目毕现。题材虽有雷同,去显得特别精致。如南壁中层的释迦多宝佛龛,在流苏下垂的盔形龛檐上,雕出佛乘象入胎、诞生、九龙灌顶、人山修道、立为太子、山林中见到禽虫相吞而悲悯、遗散仆马、入山修行等,背景衬以山林楼阁,宛如浮雕的画卷。

这些像的施主包括北魏皇室和贵族、高僧,多有铭刻碑文,著名的龙门石窟书法二十品有十九品就出在这里。古阳洞中雕刻在龙门是最精美的,但被盗也最惨重。走进该洞,但见佛躯累累,头部都被凿盗而去,几乎没有完整的,令人欣慰的是,经过海内外华人的共同努力,洞内高树龛的一尊被盗的佛头已经找回,长圆清秀的脸庞和原来的佛躯相吻合无间。

     龙门的莲花洞,开凿于北魏末年,因为窟顶有一朵占了洞顶大半的饱满舒张的石莲花而得名,莲花四周,六个飞天伴随着音乐的旋律在飞旋,毫无虚假之感,真的是合乎韵律的轻曼飞翔。窟中有5.3米高的立佛、二菩萨、迦叶和阿难二弟子,手臂等表现很柔和,衣纹也特别劲健。佛和菩萨用圆雕,二弟子却用浮雕,富于变化,但洞中的石像多在清末前后被凿去头部,仅存遗照而已。

     为了报答供养佛教的供养人,北魏开始把供养人塑造在石窟、寺庙之中。云冈的供养人石像极少,但总是出现了。龙门除了《帝后礼佛图》外也有一些,古阳洞就有供养人像,或作半跪求福状,还有浮雕群像。这意味着供养人自我意识在觉醒。

     到了北魏末年,龙门石窟暂时停止了雕像的制作,直到唐代才再度大兴。魏代和唐代,龙门石窟的雕像艺术风格既有对前代的延续,又各有千秋。

——摘自《中国雕塑的故事》